熱錢瘋狂湧進亞洲!金融時報:控管資本與否 各地政府陷兩難
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0-10-14 17:15:31當美國又再出量化寬鬆老招,讓資金水淹全球以挽回自身頹勢時,亞洲政府的資本控管真的有機會殺出重圍嗎?
熱錢從西方快速湧入,亞洲爆發資產泡沫的疑慮也隨之高升。
今年以來,外資水銀瀉地般湧進亞洲的股債市,使得區域貨幣兌美元急遽升值,市場認為亞洲政府終將進場干預。
但當美國又再出量化寬鬆老招,讓資金水淹全球以挽回自身頹勢時,亞洲政府的資本控管真的有機會殺出重圍嗎?
《金融時報》指出,熱錢湧進亞洲的態勢相當驚人,研究機構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預期,今年的私人資本流入額達到 2700 億美元,明年數目也相若。
這從亞洲貨幣的強勢可略見端倪。今年以來,泰銖走升12%,來到了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高點;馬來西亞林吉特則升值近 11%、菲律賓披索升值 6%、印尼盾則升值 5%。
東方匯理銀行策略師 Dariusz Kowalczyk 表示:「我們將看到亞洲施行金融控管,差別僅在於激烈程度。」
泰國針對外資持有國債課 15% 的稅,惹惱了外資。但是這對外資注入的情勢並不會造成多大影響。Kowalczyk說,外資進入泰國,並不是看好能在其股債回收多少,買入泰銖本身就是目的。
此外,在聯準會持續低利的情況下,亞洲央行已開始升息。越來越龐大的利差,讓尋求獲利的投資人不斷湧進亞洲。最終結果便是泡沫,這使得亞洲控管資本看來非常合乎時宜。
不過分析師認為,亞洲政府將不會推行一個真的對外資流入有重大影響的措施,因為它們擔憂這可能讓資金斷流。此外,控管資金流向,在許多貿易協定中是非法的。
IMF 儘管允許某些國家資本控管,但它也說,在穩定匯率及避免泡沫的背後,代價是降低經濟效率及金融市場的演進。
麻省理工學院的 Kristin Forbes 表示,控管資本,對外資流量、貨幣升值幅度皆沒有太大影響。唯一的長期影響是,資金將流入贖回期較久的投資標的。而資金控管又將對中小企業帶來龐大影響,但亞洲國家對中小企業卻又依賴甚深。Forbes 認為,就算資本控管,外資也會找出方法鑽漏洞。
當聯準會又再度寄望全球買單時,亞洲必須發揮更多創意才是。
歡迎參觀我的部落格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ungle1068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