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央行(People's Bank of China)副行長易綱週二表示﹐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﹐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遏制了經濟下滑的趨勢﹐中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從現在看來是可以實現的。
易綱在週日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(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mmittee)會議上發表講話稱﹐中國政府將繼續努力控制財政和金融風險﹐將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分別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(GDP)的3%和20%左右。
易綱的講話與貨幣政策制定者們近幾日發言的整體基調有所不同。他強調﹐由於中國繼續推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﹐通貨膨脹是中國央行密切關注的主要風險之一。
中國政府在3月份時預計﹐今年的財政赤字將擴大至GDP的2.9%﹐為十年來的最大升幅。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8%﹐高於世界銀行(World Bank)預計的7.2%。
易綱表示﹐到目前為止﹐全球經濟復甦主要受政府主導的刺激措施、製造業反彈及補充庫存提振﹔但經濟復甦的根基並不穩固﹐西方經濟體的去槓桿化進程仍在持續﹐全球金融體系還沒有真正恢復穩定。
他表示﹐經濟復甦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。
他還表示﹐加強全球協作及建立更為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對經濟復甦至關重要。
他補充稱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, 簡稱IMF)應該在全球協作及風險監控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﹐這暗示IMF應該對各經濟體採取的刺激措施進行監督﹐並確保主要儲備貨幣保持“相對穩定”。
他還稱﹐IMF應該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源﹐並響應二十國集團(Group of 20, 簡稱G20)最近的呼籲﹐將IMF至少5%的份額從發達國家轉給發展中國家。
易綱稱﹐IMF應該建立份額走動調節機制﹐及時反映各國在世界經濟中相對地位的變化。這一機制將不斷給予新興經濟體更大的權力﹐而無需忍受成員國政府遲遲不批准配額調整的官僚作風。
易綱還將矛頭指向IMF﹐稱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IMF未能發出有效預警和預測金融業風險造成的。
他表示﹐這是因為近幾年來國際金融組織的監管方向和重心發生了偏離。
- Oct 07 Wed 2009 10:36
易綱﹕中國經濟發展目標可以實現
close
中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