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學名:Garcinia subelliptica Merr.


別名:菲島福木、福樹


科別:藤黃科藤黃屬


原產地:印度,菲律賓 


葉:
葉十字對生,全緣長橢圓形,厚革質,葉面深綠有有光澤,葉背則為黃綠色


樹幹:
樹皮呈黑褐色具灰斑,樹冠呈圓錐形。


果實:
核果球形,成熟為金黃色,果肉有異味。


花:
花單朵腋生,花乳黃色,夏季開花


生育環境:
性喜高溫、日照充足,生育適溫約23-32度。栽培介質以排水水良好之砂土或砂壤土為佳。


用途:
1.耐旱耐盬不易掉葉,是優良的濱海植物。
2.優良之園景樹或行道樹
3.幼樹可做大型盆栽 。
4.福木的樹汁多而黏性大,可拿來做黃色染料;樹皮則可做黑色染料。


栽培要領:
生長緩慢,樹形常年維持一定,管理省事,由於屬直根性,移植時需帶土球


 


福木的學名是 Garcinia spicata,英文名為 Common Garcinia,福木屬於藤黃科,藤黃屬。別名福樹、楠仔。原產菲律賓和琉球等地,本島主要分佈於恒春半島、蘭嶼和綠島。常綠中喬木,生長緩慢,,樹幹非常挺直。樹高可達5~10公尺。葉對生,厚革質,闊橢圓形,長10~15公分,葉表暗綠色有光澤,葉背呈黃綠色。福木在4~5月間開花,黃白色,雌雄異株,雄花多數簇生於葉腋或葉痕上部,雌花3~6朵叢生,花形較雄花大。核果扁球形,形狀如柑橘,8~9月間成熟,橙黃色,有臭味,內有種子1~4粒,褐色光滑。性喜高溫、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。耐寒、耐瘠。終年常綠,抗風力強。臺灣目前廣植於海拔400公尺以下之地區,常當作庭園樹、行道樹。路邊和公園裡都可以撿到福木的種子,福木的種子成熟後會自然掉落下來,可在8~9月間到福木樹下拾取種子。帶回去細心栽培在合適的容器,可種出一盆耐人尋味的綠色盆栽。精緻小盆栽可讓生活空間更舒適,大盆栽讓人神清氣旺,可以改造居家好運勢,大家可以試試看。


木果實在學校、公園或路邊大棵福木樹下即可拾得,熟透的果實是色,將果實剝去爛外皮,種子清洗乾淨,若是黃色半成熟的果實,先置放在潮濕陰涼處讓果肉軟化,便於取出種子。然後泡水約10天左右,每天搓洗換水一次,即可種植。種子不耐乾燥,乾燥後立即失去活力,隨採即播,發芽率可達90 %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ngle1068 的頭像
    jungle1068

    jungle1068的部落格

    jungle10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