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  • 2008-12-03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【朱漢崙】



     行政院的「政府挺銀行、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」之「三挺」政策喊得震天嘎響,其中銀行處於此「連鎖關係」的中間環節,能配合多少攸關執行成果,自然就成為被緊盯的對象。


     在所有金融機構裡,8大公股行庫整個授信放款餘額佔全體市場放款量超過50%,不僅被政府寄予厚望,要求能對其他民間金融機構起帶頭示範效果,就股權結構來看也「比較叫得動」,因此在政府的「三挺」政策下首當其衝,連同財政部也必須站上火線,擔任總司令,親自督軍。


     以財政部要求將四大點指示列入公股董總的績效考評來看,剛好,明年8大行庫裡,包括華銀總座李正義、合庫總座林田、一銀總座林英雄三人均屆齡65歲,另外台企銀董座蘇金豐明年也屆齡,正面臨財部決定是延退好,或是換人作的關卡,在執行財部交待的任務時,壓力之大可見一斑。


     特別是金管會主委陳樹下台,外界預期這恐怕不會是內閣小幅改組的句點,再加上「連閣員都可以換了,更何況是行庫董總?」因此,一股人事動盪的氣氛已籠罩整個內閣,甚至於整個公股金融圈,這也使得不論是財政部,或是公股金融機構在執行「三挺」政策時的壓力更大。


     財政部的角色的確難為有如「夾心餅乾」,一方面,財政部承受了政院的指令,必須全力配合政策,但另一方面,財政部同樣也是公股金融機構的大股東,而且除了台銀、土銀、輸銀這3家100%政府持股的國營銀行之外,其他金融機構都已民營化,例如兆豐銀,公股持股僅21%,其他都是民股,這些民股的權益,身為最大股東的財政部,也必須重視,倘若因為配合政策而使銀行放款風險升高,絕非股東之福。


     因此,在執行政院交辦的「三挺」政策任務上,財政部在角色上如何能夠兩邊兼顧,拿捏好分寸,考驗著財政部的智慧,因為如此才能避免顧此失彼,進行企業紓困的同時,卻賠進了股東權益。


     這當中,財政部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當一名公正的「仲裁者」,在傾聽企業聲音的同時,也宜多給予行庫評估是否進行紓困的考量空間,例如對方是否真的需錢孔急,是否願意讓銀行全面了解其財務狀況,包括讓銀行就近監控其財務,唯有如此,才不會在紓困之後,又一波公股金融機構壞帳風暴等著收拾。


http://blog.cnyes.com/My/ts210106/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ngle1068 的頭像
    jungle1068

    jungle1068的部落格

    jungle10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